生态盈余相关论文
交通产生的排放、粉尘、噪音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路交通对短距离区域内的生态影响较大。通过建立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长江上游地......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郑州市2003~2019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压力指数以及生态盈余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定量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方法.旅游业对生......
利用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赣南地区2015年赣州市旅游生态足迹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测算,2015年赣南地区人均旅游......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作为测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沿海地区,计算......
定量计算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否处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是评估区域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足迹是由加拿大著名生......
四川省的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生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基于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本地化......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烟台市及其所属的各行政区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行政区中,人均生态足迹除长岛县盈......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学家Rees.William提出。生态足迹或称为生态空间占用,是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作物生产是通过轮作进行的,某些地区存在耕地的弃耕现象。Wackernagel生态足迹方法没有考虑复种的影响,耕地类生态......
针对生态足迹理论关于耕地一年只耕种一次的假设,对生态足迹方法中的耕地类足迹用复种指数进行调整,使计算得到的耕地类足迹是人们......
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利用此方法进行计算了江西省及其所属的各设区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
水资源生态足迹是当前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云南省2008—2018年的水资源时空演化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全省水......
运用生态足迹成分法,基于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计算了该森林公园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以及旅......
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藏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整体上处在生态承载力之内,从生......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并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对安徽省池州市2001~2010年的生态......
【摘要】采用生态占用和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对1978至2007年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32个省级区域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动态研究。①结果表......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年西藏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算,并基于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影响西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西安市1990--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估算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人均生态足迹从1990年的0.9012hm^......
应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对绥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进行度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绥宁县人均生态足迹为1.517888hm2,人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紧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算方......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提出了生态人口容量相关概念及其模型,并对陕西省人地系统资源供需态势及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0......
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根据赣江流域2007年出版的统计数据,对赣江流域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2006年......
计算分析了2011年湖南省岑川镇的生态足迹需求和生态承载力情况,对岑川镇的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岑川镇生......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研究热点。以2006~201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为依据,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安徽省2005~200......
11月12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共同发布了最新一期关于中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需求状况的研......
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可信度较高的评价指标,这个指标所涵盖的项目服务和资源消耗需要以生态的可持续性为依据。因此,......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测量可持续发展性的一种新工具.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梅州市2003年的生态足......
陕西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矿产资源的开发,尤其是煤炭资源的开发,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这一矛盾越来越引......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运用当量因子动态变化的不同类型生态足迹模型,对淮北市2013年生态承载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13年淮......
为合理规划藏北草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保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西藏北部那曲县高寒草地2009年......
关于如何对生态环境承栽力进行评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标和方法。采用国际通行的生态足......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鞍山市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时间段内,鞍山市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由......
生态足迹是基于空间土地面积的占用来衡量区域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的研究方法。通过生态足迹的计算,可揭示出......
生态足迹作为度量区域可持续性的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大兴安岭地区2000-......
为了阐明洞庭湖出口径流变化及生态效应,根据城陵矶1960~2016年的日径流量数据,采用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两个生态径流指标,分别从年......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人均生态足迹为0.89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556hm^2,水存在......
在生态文明主导的绿色工业革命情势下,中国藏药产业和全世界其他产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青藏高原不可再生性生态......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当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一种测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利用安康市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消费数据,对该市2003年的生态......
淮北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两淮”煤炭基地的重要一极,煤炭产业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国际贸易规模不断加大。伴随着进出口商品的跨国流动,是大规模生态资源的跨国流动。在我国持续数年的、......
文章运用对比比较法和生态足迹法,分析榆林市2011~2018年的生态有关数据,并对榆林市生态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榆林市的城......
在国民经济与高速城镇化共同发展的进程中,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走向共同富裕,与此同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暴露出了很......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制约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中国必须创新绿色现代化之路,实现生态资产不断增值、生态盈余不断扩大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现代化道路。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产品转化为提供该物质流所需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来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